什麼人適合做價值投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2009 / 05 / 23 星期六 12:53 上一則 下一則
看這麼一篇報道:在談到巴菲特倍受推崇的價值投資理念時,施羅德卻告訴記者,價值投資並非是一條放之所有投資者皆准的真理,有三類投資者就不適合進行價值投資:公共基金的基金經理、即將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老人、借錢投資的人。
這段話非常有意思。我想如果現在哪家公共基金敢於在基金招募書上寫上「本基金不秉承價值投資……」,一定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價值投資已經成了各種基金的公共時尚外飾。但是如果有個人對他們說:「你們不適合做價值投資」,我相信基金經理們一定會100%的反對和不屑。但如果他們知道說這話的人是巴菲特的時候,這些基金經理們會作何感想呢?
我一直覺著,「價值投資」並非因「高尚」、「高效」或「正宗」而要寫到任何類型的基金招募書上。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是究竟價值投資是什麼?有什麼好處?二是什麼人才適合做價值投資?搞清楚這些問題,至少投資會變得簡單而清晰,而這也是投資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大型公共基金(包括公募的和私募的)一般不適合做價值投資呢?我的理解是:首先是業績當期排名的原因。價值是立足長遠表現而輕視短期表現的,所以業績當期排名的壓力與之經常不符;其次是集中與分散的矛盾。把一家公司的價值搞清楚非常難,但大型基金由於其資金量巨大又有投資某家公司股票的數量上限,不得不去搞資產「配置」,配置的結果是不得不買百十家以上股票,遠遠超過一個基金經理大腦的工作量(能力圈)。所以,現行的基金體制,使大型基金不適合價值投資。不過,我這裡並不是想反對現行的基金體制,只是別什麼人都嚷嚷「價值投資」。如果把「按基本面」投資與「價值投資」劃等號,那麼投資與投機也就沒了區別。其實叫什麼投資並不重要,問題是別因叫法不同而混淆了自己的投資思考。
我個人認為,施羅德或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並非適合很多人」的觀點給我們的啟發是:1、價值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不是某一較短的階段能做好或是被檢驗的。價值投資必然是長期投資,也必然是集中投資,這是由其長期與公司一道成長、只投資自己最有把握的公司這兩個特點決定的。與此相關,套利、尋找市場熱點、行業波動機會等等與基本面相關的「投資」,並非是價值投資的主流思路。2、價值投資並非是市場上最可行、獲利最豐厚或最快速的投資方法,但對一些人來說是最簡單、最確定的方法。從長期的風險-收益均衡角度看,只要嚴格按照價值投資的原則去做,即使「智商不高」的投資人,也能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率(當然未必是最高收益率的一族)。這點早已為投資歷史和眾多投資人的經歷所證實。
A股市場長期以來被很多人認為「股價過高」、「沒有安全邊際」而不「適合」價值投資。其實這些人可能沒有注意到這樣的大量事實:10年前如果你投資了一些股票(隨便舉例如萬科、雲南白藥等等一堆股票),到目前僅僅其賬面值已經遠遠超過你當時看到的最高股價。沒安全邊際?當然不是所有的A股都是這樣。巴菲特早就說過,即使在美股中,真正能長期持有的品種也是少之又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