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David Webb 的價值投資秘笈

http://hk.biz.yahoo.com/100618/364/3typ3.html

David Webb 的價值投資秘笈
6月 18日 星期五 17:35 更新

【華爾街日報】由於經常批評富豪圈內的暗箱交易﹐香港公司治理倡導者大衛‧韋伯(David Webb)成了廣為人知的股市牛虻。但他對另一件事的熱情卻沒有多少人瞭解:價值投資。


韋伯曾擔任香港交易所(新聞 - 網站 - 圖片)(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 Ltd.)的獨立董事﹐他現在一邊用自己的錢購買自己精選的股票﹐一邊從事公共服務活動。

新手湧入 炒高內地、香港樓市

錢進香港買基金

為何並非人人都能成為巴菲特?

價值投資值不值 五年以後便可知

魚和熊掌兼顧的投資智慧

去年﹐由香港大亨李澤楷(新聞 - 網站 - 圖片)領導的香港電信運營商──電訊盈科(新聞 - 網站 - 圖片)有限公司(PCCW Ltd.)的股東投票贊成以21億美元出售這家公司。韋伯將其中的違規行為公諸於眾﹐導致香港監管者對此事進行調查。上訴法院支持了證券監管者的上訴﹐終止了電訊盈科的私有化計劃。

韋伯一直在推動要求香港上市公司必須每季度匯報一次財務狀況﹐而不是每半年上報一次。但至今尚未成功。

作為一名投資者﹐今年44歲的韋伯十分專注於香港的小盤股公司。他在接受採訪時說﹐可把他的投資方向形容成“價值加治理”。

具體地說﹐就是一絲不苟地梳理公司上報給證交所的文件﹐對這家公司的業務和現金流進行評估﹐同時調查公司董事和股東的政治人脈。他認真地追蹤這些公司已披露及未披露的細節。

韋伯說﹐他的投資和倡導活動之間有許多交集之處:好的股票都留給自己投資﹐而有問題的公司﹐他會在自己的網站Webb-site.com上向公眾和監管者指出來。

網站上滿是有關香港上市公司的負面信息和分析。近期的一篇文章譴責手機公司晨訊科技集團從事與核心業務無關的活動──在中國東北的瀋陽市購買房地產﹐並且在交易完成後四個月才向股東披露此事。公司回應稱曾在瀋陽做過業務﹐對這座城市很瞭解﹐並且鑒於利率較低﹐進行與核心業務無關的投資是配置剩餘現金的好辦法。

另一篇文章指出﹐中國蒙牛乳業公司首席執行長楊文俊列出的工商管理碩士學歷來自一所信譽不佳的函授學校。在牛津(新聞 - 網站 - 圖片)大學(Oxford University)學習過的韋伯喜歡通過追蹤假學歷﹐把誤導性的信息披露和一些人的心虛都晾曬於光天化日之下。蒙牛方面對此拒絕置評。

韋伯不投資固定收益產品﹐也很少買海外股票﹐因為他相信﹐全球各個市場都是高度相關的。他說﹐香港的就夠我慢慢研究了。韋伯一直是持有大約30只股票﹐並專注於那些沒有被大投行研究人員跟蹤、市值更小的股票。

年底恆指料走低

在被問到如何看待今天的市場時﹐韋伯說﹐他相信﹐隨著利率抬升、內地樓市泡沫破滅、銀行壞賬增加﹐到今年結束時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將大幅走低。他說﹐在恒生指數中權重達38.6%的中國三大國有銀行﹐將在未來三年因金融危機期間放出的天量貸款而蒙受巨額貸款損失。

韋伯說﹐銀行上市前﹐北京方面在對它們進行改革時清理了不良貸款﹐“但沒有清理不良銀行”。

另一只不被韋伯看好的股票是騰訊(新聞 - 網站 - 圖片)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他說﹐騰訊是除了內地銀行以外被高估得最嚴重的恒生指數成份股﹐市淨率超過了21倍﹐以過去一年的收益率來計算﹐市盈率約為50倍﹐而股息收益率僅為0.24%。

曾做過投行的韋伯說﹐我認為他們的商業模式並不像市場認為的那樣可持續﹐這或許是他們正在囤積現金的原因。

韋伯說﹐目前他還沒有替別人管理財富的打算。韋伯說﹐我喜歡我現在的生活﹐在公益活動方面和家人身上想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而如果對股東承擔起信托責任﹐這一切都會發生改變。

撰稿﹕華爾街日報Rick Carew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華爾街日報2010-03-01】巴菲特致股東信節選

2010年03月01日16:00
巴菲特致股東信節選

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致股東信向來會吸引眾多關注。本文節選了其中一部分。

我們不做什麼

很久以前﹐查理(Charlie)就闡述過他最大的野心:“我只想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這樣我就永遠不會去那個地方。”這點智慧是受了偉大的普魯士數學家雅可比(Jacobi)的激發﹐後者提出“反轉”有助於解決難題。(我也可以說﹐這個反轉法在不那麼高深的層面也有效:把鄉村歌曲反過來唱﹐很快你就會拿回你家的汽車、房子﹐還有你老婆。)

以下是我們如何將查理的想法應用於伯克希爾的一些例子:

──查理和我對於我們無法評估其前景的業務避而遠之﹐無論其產品可能有多激動人心。過去﹐即便不是聰明絕頂的人也可以預見﹐諸如汽車(1910年代)、飛機(1930年代)、電視機(1950年代)等行業會出現驚人增長。但接下來的前景中也有一些充滿競爭的態勢﹐可能扼殺幾乎所有進入這些行業的公司。就連其中的倖存者也往往是傷痕累累。

即便查理跟我能夠清楚地預見一個行業未來的強勁增長﹐也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判斷其利潤空間以及資本回報如何﹐因為有眾多競爭者在爭奪行業霸主地位。在伯克希爾﹐我們堅持選擇那些未來幾十年的利潤前景看上去容易預見的業務。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犯下許多錯誤。

──我們絕不會依靠陌生人的好心。大得不能倒不是伯克希爾的依靠。相反﹐我們會一直安排好內部事務﹐這樣我們所能想到的任何資金要求都能夠通過自身的流動性解決。此外﹐這種流動性也會不斷地因我們眾多且多元化的業務的收益源源不斷而得以更新。

──我們絕不會嘗試迎合華爾街。那些依據媒體或分析師評論而買進賣出的投資者和我們不合拍。相反﹐我們需要的合作伙伴是出於希望長期投資一項業務的理由而加入伯克希爾﹐而他們自己懂得這項業務﹐並且這項業務遵循的政策也得到他們的認同。如果查理和我要跟一些合作伙伴一起進軍一個小企業﹐我們會找那些與我們意見一致的人﹐因為我們知道﹐共同的目標和命運才能令所有者與經理人之間的商業“聯姻”美滿。規模可以無限擴大﹐但這一真理不會改變。

難以忽視的真相(董事會過於興奮)

我出席過數十次討論併購問題的董事會議﹐通常情況下董事們都受到索價高昂的投資銀行家的指導(還有其他類型的投資銀行家嗎?)。毫無例外的﹐銀行家們總是向董事會提供有關被收購公司價值的詳盡分析﹐主要強調其價值為什麼遠超過市場價。然而﹐在我做董事會成員的五十餘年時間里﹐我從未聽到投資銀行家(或是管理層!)討論所付出的東西的真正價值。當一項交易涉及收購方發行股票﹐他們只是簡單地用市值去衡量成本。而如果收購方反過來成為被收購方的話﹐他們又可能會說﹐收購方的股票價格低得可憐﹐根本不體現它的真實價值。

如果一樁收購案考慮用股票進行收購﹐而董事們在徵求顧問的意見﹐那在我看來﹐只有一個辦法才能實現理性、平衡的討論。董事們應當再雇請一位顧問﹐反對擬議的收購﹐顧問的費用與交易未能進行掛鉤。要是沒有這劑猛藥﹐那我們在使用顧問方面的建議還是一樣:不要問剃頭匠你是否需要理發。

結束語

86歲的查理和79歲的我都極其幸運。我們出生於美國﹔有了不起的父母﹐保證我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享受了美妙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健康狀況﹔而且我們都天生具有商業頭腦﹐相較於為社會做出了同樣多甚至更多貢獻的許多人來說﹐我們獲得了與自己天賦不相符的巨大成功。此外﹐我們一直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得到了富有才幹、精神振奮的同事數不盡的幫助。事實上﹐這麼多年里我們的工作越來越讓人迷醉﹔我們恨不得跳著踢踏舞來上班。要是在逼不得已的時候﹐我們會樂於花大價錢保住自己的工作(不過可別告訴薪酬委員會(Comp Committee))。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趙丹陽2010年《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全文

http://www.pureheartcapital.com/

http://stock.jrj.com.cn/2010/02/2417177005994.shtml

趙丹陽2010年《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全文
2010年02月24日 17:17 來源: 金融界網站 【字體:大 中 小】 網友評論(0)
  2月24日消息,"私募教父"趙丹陽2010年《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在赤子之心網站發佈。每年年初,趙丹陽都會在赤子之心網站上發佈一封致投資者的信,內容大體是他對過去一年的總結,以及他對新一年市場的看法。然而在今年,這封郵件不再對外公佈,只有購買了赤子之心系列私募信託產品的客戶才能看到。以下為趙丹陽《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全文。
  親愛的投資者:
  您好!
  2009年在充滿希望和超過想像的發展中過去了,在此信託公司發行準備中的信託計畫的管理團隊向全體投資者祝福: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08年我們的投資回報率為4%,09年我們的信託基金本金為1.51,公司管理帳戶增漲超過100%,同期上證指數上漲50%,深指數上漲50%。跑贏大勢,讓我們對我們一直堅持的投資理念增添了很多信心,當然和市場中基金經理出身的優秀私募基金管理人相比較,我們的投資研究團隊仍需要繼續學習和努力。
  回到股市,上證綜指從07年最高位6124點下跌到最低位1664點,下跌了72%,09年初時我們斷言將是出現大幅度恢復性上漲的一年,這一觀點得到了市場的印證。從歷史上看,主流市場在兩年的時間裏產生如此巨大的震幅仍屬罕見。就今天的市場而言,股市已經恢復理性,股市未來走勢將取決於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和上市公司價值的理性回歸,我們將看到在市場上回歸主流的價值投資體系和深入研究精神的重建。
  2010年將是各國緩步提升利率,關注控制全球高通脹的時期,全球經濟將進入了一段較高通脹帶來的高成長時期;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清潔能源和環保需求將改變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增長模式,我們期待著這種勢在必行的變化帶給證券投資領域主導趨勢的演變。
  2000年美國經濟進入頂峰,互聯網的泡沫破裂使美國進入衰退期。格林斯潘為了挽救美國經濟,01年9.11後又再次大幅降息,使03年美國利率降至45年最低點,在1%的位置停留了一年半,造成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埋下了次債風波的種子。美國今天的實質問題是,過去20年大量的製造業和服務業轉移至中國、印度,互聯網和通訊泡沫過後,美國的創新又未跟上來,暫時沒有形成大的新興產業,而房地產和金融只能在低利率下暫時繁榮,不能作為主導產業長久支撐整個國家。今天,美國政府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上大都是負債過多,需要"去杠杆化"削減負債率;更重要的是,產業的空洞化造成了企業和家庭的經常性損益受到破壞。如果說金融風暴是資產負債表的修正,那消費衰退就是企業和家庭損益表的修正。除非美國短期內形成一個總量很大的新興產業,否則這種修正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回頭看,格林斯潘只是運氣不好,如果不是美國近年的創新沒有跟上,世界將是另外一個演變過程。
  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互聯網通訊技術的普及使中國在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過程中受益匪淺。由於人民幣和美元實質的類掛鈎形態[1],在出口產業占GDP比例越來越高時,按"蒙代爾三角"理論[2],中國央行操作的困難度越來越大。
  2005年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逐漸變成了全球共識,有日本的歷史為鑒,加上美元的低利率和貶值壓力,驅使全球資本都想進入中國,分享中國成長。伴隨著出口的快速增長,更多的表現是外匯儲備的暴漲。這麼多貨幣進入中國後,主要的宣洩口就是房地產和股市,一個完美的泡沫形態在中國形成。如果上述原因帶來貨幣數量的增加,那奧運會催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帶來的就是貨幣乘數形成,兩者相乘的結果就是人類的瘋狂。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中國今天的痛楚是在走向市場化經濟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就像97後大多數香港人不再會過度透支買樓買股。正如前日本央行行長所說,回頭看1985-1989年的日本經濟泡沫,即使重新演繹,也很難完全避免。
  相比美國,中國的基本面要好很多,首先是政府和家庭負債率不高,尤其是家庭部分,高儲蓄率使資產負債表上有大量現金,冬天來臨之時有現金可以過冬。更重要的是,中國仍舊是全球製造業最有競爭力的地區,也就是說中國未來的損益表仍然是最堅挺的。
  回到A股和H股,去年我們相信2009年中國股市將會形成重要的底部。今年2010年,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要尋找中國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在未來十到二十年能夠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企業,投資的本質就是分配資本,我們把資本分配給最有核心競爭力、最有效率的企業,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息息相生,每一輪嚴酷的寒冬將會淘汰那些內在體質不健康、不適合生存的物種,每一棵倒下的大樹周圍將會生出更多強盛的新苗--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是推動自然界和社會進步的永恆動力。誰是中國未來的沃爾瑪、豐田、微軟、寶潔……彼得林奇一生尋找到很多Tenbaggers[3],誰會是我們未來可以賺十倍的公司呢?
  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若干次重大的機遇和挑戰,在這些重要的轉折關頭,如何處理和面對將會對其一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我們一起來分享約翰?鄧普頓爵士的投資心得。
  牛市因為悲觀情緒而誕生,因為疑慮交加而成長,因為樂觀情緒而成熟,因為亢奮狂喜而死亡。極度悲觀彌漫時,正是買入的最好良機;而極度樂觀洋溢時,正是賣出的最好良機。市場極度低迷之時,別浪費時間操心你的頭寸萎縮或者虧損加大。不要和市場上其他人一樣只知防禦,相反地,你應該起而攻擊,尋找紛紛中箭落馬的價值股。
  理智告訴我們,今天的行情已不同於2006和2007,也不會出現2008和2009,它絕不會再次以一種普遍大幅上漲和普遍大幅下跌的形態來完成,行情的發展會領先宏觀經濟資料,行業的發展會領先深滬指數,公司的股價會提前反映以上兩方面,在2400到4000點的空間裏,會有股票繼續上漲,會有股票繼續下跌,在大家都肯定了清潔能源,環保,醫藥,基建,鐵路和機電設備和消費升級概念發展確定性,再加上高利差時代金融業的瘋狂,我們的公司研究只要跟上這樣的節拍。尋找行業中最好的公司作為投資對象,抓緊公司變化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在穩定的行情中發揮公司研究的優越性是我們理應擅長的投資方法。
  2008年我們的信託計畫成立前夕,我和好幾個朋友探討了這樣的問題:時間的玫瑰什麼時候才會開放,價值投資的困惑,什麼樣的公司值得長期擁有,什麼樣的公司只能階段性持有;自我的恐懼和貪婪,宏觀經濟和通貨膨脹。到2008年底,我們已經找到了大部分答案,對於其他仍然困惑的部分,我們期待09年能和朋友們共同探討和求證,我們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完善我們的投資理論體系。
  2009年,我們用實踐證明了我們方法,也有了新的困惑,做好的投資人,是要用一生去努力的事情,我們仍舊堅信10年我們將戰勝大盤,跑贏市場。